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介绍
2021-06-12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长沙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5年获得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授予权,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开设五个学科方向,即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

本学科的基础课具体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前沿与学术论文写作、中西方思想史、中国文化典籍研读、中外文论原著选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等主要课程,旨在培养人文底蕴深厚、学术素养良好、科研品格优良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研、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及职业拓展能力,能胜任较高层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科研工作,在经济、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其他工作。

       2019年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的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现设有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国家级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省文化厅基地)、中国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有校级科研团队)、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应用中心(校级智库)科研与教学机构。

       本学科长期注重文献阅读和文献积累,有着治学严谨和学术规范的办学传统,前辈学者如丘良任的竹枝词研究,胡正微的汉语语法场研究,刘衍、谌东飚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夏先培的汉语称谓研究,钟友循的新诗研究等,成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古籍图书整理一等奖等奖项。目前,成松柳教授的唐宋诗词研究、易彬教授的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与新诗研究、颜建华教授的古籍整理与研究、郑劭荣教授的传统戏曲口述史料研究、邱震强教授的汉语研究等,均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工作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高级别科研项目、学术论著明显增多。2016年至2019年间,共有在研国家级课题15项,其他项目近三十项;出版学术著作11种,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近60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10余篇。

新闻与传播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新闻学专业于2005年招收新闻学本科生,2014年开设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班,2012年开始招收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生,2018年获批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授权点,目前已跻身为省内一流、国内一定影响的新闻学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有动漫和新媒体产业研究、文化传播研究、网络与新媒体等3个培养方向。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学制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全日制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非全日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经典选读、新闻传播理论专题、中外新闻传播史专题、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媒介经营与管理专题、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动漫理论与实践专题等主要课程。本专业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顺应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大趋势,致力于为党政机构、媒体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理论基础、广阔国际视野、熟练新闻传播技能的全媒型、专家型高水平专业人才。

       近5年来,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导师团队展现出卓越的治学能力,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8项、湖南省社学科会基金课题18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CSSCI论文50多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借力媒体湘军和国家级马栏山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优势,采用与媒体单位、境外新闻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目前已与人民网、新华网湖南频道、红网新媒体集团、湖南卫视、金鹰卡通、芒果TV、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媒体合作,建设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及时把握传媒行业发展动态和职业发展要求。引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等海外高校传媒学院合作办学,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国际化视野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