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它最早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学教育的先河,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
协和医大作为卫生部唯一直属高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医科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医学科学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共同发展。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创建于1917年,它最早开启了我国八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和高等护理学教育的先河,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协和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教学上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而闻名。八十余年来,协和培养和吸纳了大批优秀人才,创造和凝聚了现代科学思想,形成了“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优良校风。她不仅造就了张孝骞、林巧稚、吴宪、汤非凡、诸福棠、黄家驷、钟惠澜、胡传揆、陈敏章、聂毓婵、王?瑛、吴阶平、邓家栋、吴英恺、方圻等中国医学界泰斗,还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家,可谓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协和承担着教学、科研、医疗三大任务,具有雄厚而系统的科研实力和全面而精湛的临床医疗能力,学术资源丰富。协和的教育宗旨为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以培养研究生为重点,以培养八年制医学博士为特色。自建校以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实行医学预科和医学本科分段教学、导师制等独特的培养模式,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学校的高等护理教育创办于1920年,培养了一批批高级护理人才,她们已先后成为我国护理界的领导和中坚力量,我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就出自这里。当前,护理教育已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为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培养医学精英人才,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两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的协议。通过强强合作,清华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综合优势和优良的学术氛围,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医学领域中强大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力,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今后两校将携手共进,为创造我国高等学校之间紧密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而共同努力。
协和授予学位和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跨四个学科门类,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等十一个一级学科,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显著。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1个。此外,还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6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目前具有国家重点学科点18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9个。有国家级研究基地和中心17个。学校每年所获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占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成果总数的18?30%。到2005年为止,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0余项。2003年以来,学校共承担了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2101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69项,十五攻关项目128项,“973”计划项目116项,“863”计划项目2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749项,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2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7项,其它国家中心、基地项、地方基金项目等共486项。共争取科研经费43434.04万元,共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845篇。
名教授被誉为“协和三宝”之一,学校拥有一大批在医学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突出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其中1人为两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7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302人,硕士生导师557人。雄厚的师资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中心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目前有藏书近49万册,期刊5000余种。其拥有的中国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向全国提供医学信息,并在全国建立起医学信息网,为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协和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已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起学术交流和科技、教育、医疗合作关系,成立了9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合作中心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智力,争取资金,促进了科研、医疗和教育的发展。目前协和已授予2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为协和医大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自1985年以来,学校相继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等学校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互相交换高年级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短期临床学习,以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见闻,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学校拥有六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天津)、皮肤病医院(南京)。所属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领先,是闻名国内外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北京协和医院以其专家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全国疑难病症技术指导中心”之一,它所拥有的病案室与名教授和图书馆一起被誉为“协和三宝”;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内最大的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肿瘤医院是亚洲地区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之一;整形外科医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整形外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位于天津的血液病医院是我国唯一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国家级血液学专业临床与科研机构,医院对常见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位于南京的皮肤病医院是目前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从事皮肤病研究的专科医院,是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在各种疑难皮肤病、性传播疾病和麻风病的诊治上为全国的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北京协和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各个专科医院的技术力量奠定了协和医大的临床医疗水平在中国现代医疗技术领域中的代表地位,为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是我国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也是优秀学子施展才华的向往之地,我们热忱欢迎有志献身于人类医学科学事业的同学踊跃报考。欢迎垂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
二、录取规则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两部的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02年起“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招生计划纳入清华大学总招生计划,由两校共同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凡志愿报考协和“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报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可同时报清华大学其他理工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原则与清华大学录取原则相同。该专业由于培养周期长、课程负担重、要求高,因此原则上只招应届理科高中毕业生,没有男、女生比例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
护理本、专科的录取工作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自行完成,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各省、市、自治区同批录取控制线的情况下,按招生计划的120%以内调阅学生档案。我校承认教育部加分。对符合提档要求的学生,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当第一志愿未录取满时,可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护理专业实行男、女兼收,外语语种最好为英语。护理本科只招理科高中毕业生,护理专科可招文、理科高中毕业生。对护理专科学生的专升本情况,按当年国家有关政策和我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除患有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被医学类各专业录取:色弱、色盲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就读医学类各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者;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者;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对化学物品有过敏反应者。
由于医学类各专业学习和就业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前提下,必须进行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澳抗)的检查,对肝功能异常或乙肝(专题 访谈 咨询)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建议不要报考,否则今后会影响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在高考档案中应有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查合格化验单,新生入学后学校将进行身体复查。
三、收费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0元;护理本科学生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00元;护理专科学生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000元。学生入学后,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根据宿舍类型不同,收费标准不一。一般学生宿舍住宿费每生每学年600元;学生公寓住宿费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200元。
四、专业设置
我校本科招生共两个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纳入清华大学招生)和护理学专业(由我校招生)
(1)临床医学专业:
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的培养是我校的办学特色。
我校的教学宗旨为小规模、高层次、高质量。自建校以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始终坚持小规模招生,医学预科与医学本科分段式教学,导师制等独特的培养模式,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
经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批准,协和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纽约)的资助下,自1995年起又设立了医学博士和理学博士(M.D.&PH.D.)双学位教育项目,选拔少数经过八年学习、取得医学博士(M.D.)学位的优秀毕业生,继续学习3年时间,进一步加强其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业,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再授予理学博士(Ph.D.)学位。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较强的医疗实践能力,又具有独立进行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l 培养目标:实行八年一贯制,本硕博融通,加强基础,注重技能,强调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科研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富有开拓精神,具有满足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足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l 课程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为八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医学预科阶段,五个学期,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进行。除了外语、政治、人文、体育等公共课程以外,还包括微积分、无机与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几何与代数、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生物化学、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课程。
第二阶段:基础医学阶段,三个学期,在校本部基础医学院进行。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文献检索、医学心理学等。
第三阶段:临床医学阶段(含见习),四个学期,在校本部临床医学院进行。课程包括诊断学、放射诊断、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科学、流行病及社区卫生学、卫生学、核医学、临床流行病学、临床伦理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临床药理学、社会医学、变态反应、临床肿瘤学等
第四阶段:临床实习及科研训练,四个学期,其中毕业前8个月时间为科研训练课时间,必须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题目并通过答辩。
学生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通过论文答辩,成绩优秀者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l 临床教学基地:
学校拥有六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液病医院、南京皮肤病医院。
此外学校还拥有北京天坛医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医院、煤炭工业部总医院等教学医院。
l 学生就业情况:
年度 | 毕业生数(人) | 国内就业(人) | 出国留学(人) | 博士后(人) | 待分配(人) | 就业率(100%) |
2001 | 44 | 30 | 14 | 100.0 | ||
2002 | 71 | 59 | 10 | 1 | 1 | 98.6 |
2003 | 74 | 59 | 13 | 1 | 1 | 98.6 |
2004 | 68 | 59 | 8 | 1 | 98.5 | |
2005 | 71 | 66 | 4 | 1 | 100.0 |
(2)护理学专业:
学校的高等护理教育始于1920年,是我国最早实施护理本科教育的学校,我国的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就出自这里。目前护理教育已经形成博士、硕士、本、专科等多层次教育体系。
护理学院院址在北京西山八大处。护理本科部分课程在校本部东单地区授课,部分课程在护理学院授课;护理专科只对北京地区招生,全部为走读,在校本部东单地区上课。
l 护理本、专科实习基地:
临床护理实习基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
社区护理实习基地:方庄医院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和平里医院社区护理实习基地
① 护理本科:
经卫生部和教育部批准,在国外资金的资助下,学校按21世纪教育目标,对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实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实现与世界护理教育接轨。学制为四年,招收理科高中毕业生(男、女兼收)。学生在校学习医学基础和护理专业课程,完成临床实习和科研训练。学生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l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的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并在学术方面进行国际交流,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骨干人才。
l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护理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等
主要课程:人体生物学Ⅰ、Ⅱ、Ⅲ,药物治疗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学Ⅰ、Ⅱ、Ⅲ、Ⅳ、Ⅴ、Ⅵ,生长发育,沟通交流,心理学,人类发展与哲学,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
l 学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适宜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及研究、护理管理。其就业方向为各大医院、各大医学院校的护理教学单位、医疗保健机构等。详见02-05年护理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② 护理专科:
我校的护理专科为三年制。因考虑到护理学是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促进身心健康的专业学科,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后,护理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大力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护理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自2004年起试行文理兼招。
l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的富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临床护理骨干人才。
l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护理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等。
主要课程: 人体生物学Ⅰ、Ⅱ、Ⅲ,药物治疗学,健康评估,生长发育,护理学基础,护理学Ⅰ、Ⅱ、Ⅲ、Ⅳ、Ⅴ、Ⅵ,心理学,沟通交流等。
l 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情况:
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符合转入本科学习条件者,经学校考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可直接转入本科继续学习,学习期满按本科生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专科升本科的名额为同届专科生的15%。其他专科生毕业后,可通过成人高考再进入“专科升本科”的学习,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成人教育毕业证书。
专科毕业生适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就业方向为各个医院和医疗保健机构。详见02-05年护理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年度 | 毕业生数(人) | 国内就业(人) | 出国留学(人) | 升学(人) | 待分配(人) | 就业率(100%) |
2002 | 82 | 76 | 2 | 0 | 4 | 95.1 |
2003 | 87 | 84 | 1 | 0 | 2 | 97.7 |
2004 | 80 | 78 | 1 | 0 | 1 | 98.8 |
2005 | 161 | 150 | 1 | 8 | 2 | 98.8 |
02-05年护理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五、奖励、资助方案
协和为鼓励学生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设有多项奖学金,获奖面较宽,学习成绩优秀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可获得各项奖学金外,还可申请国家设立的助学贷款,也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学校还有减免学费的优惠措施。
六、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肿瘤学、实验血液学、医学分子生物学。
七、国家重点学科(18个)
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胸心科)、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八、硕士点 博士点
授予学位和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跨四个学科门类,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等11个一级学科,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显著。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获得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西医结合和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点4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51个。
九、图书馆藏书
学校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中心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目前有藏书49万册,期刊5000余种。其拥有的中国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向全国提供医学信息,并在全国建立起医学信息网,为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十、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其中1人为两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