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最新三位一体政策解读来啦!
5月26号18:00-19:00
360教育在线特邀浙江财经大学
学生处副处长 金国权
为大家全面解读三位一体的方方面面
绝对干货满满值得期待!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获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设置有1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3个研究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5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等5个特色库。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在校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140余人,正高级职称180余人,副高级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60余人。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110余人。另聘有1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大类人才培养为方向,实施专业的准入准出制度,突出学生培养路径的自主性,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断拓展、优化学生修读主专业和辅修专业的途径。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8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2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国家级教材,66部省级重点教材、“十二五”优秀教材、“十三五”新形态教材等省级教材,15个省级以上校外实验、实践教育基地,2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应用经济学为省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学科为省A类一流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为省B类一流学科。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强校之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3个,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先后有4位教师的独著或合著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7项,承担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345项、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020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众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桥梁纽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科研合作等国际交流,举办中加会计学专业、中美市场营销专业、中英金融学专业以及中新金融学硕士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先后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拥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试中心,被认证为ACCA白金级认可教育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践行“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浙财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浙江财税干部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企业家的殿堂。学校正在大力实施“党建领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文化荣校、校友名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财经大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浙江财经大学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2025年浙江财经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接受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五条 学校全称:浙江财经大学。
第六条 浙江省代码:0016。
第七条 学校简介: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指数全国百强高校。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个;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实施“新财经战略”,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目标,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力打造“浙财金生”,已成为浙江省财经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被誉为浙江财税干部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企业家的殿堂。
第八条 就学地点:杭州市钱塘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学校成立“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研究制定学校招生政策,并对重大事宜作出决策。
第十条 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学校纪检监察室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
第四章 计划与报名
第十二条 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浙江省招生,总计划数为400名。学校将招生专业(类)分为A组、B组、C组三个组别,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个组别,不能兼报。
报考组别 | 专业(类)名称 | 选考科目范围 | 计划 |
A组 |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国际税收)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城乡规划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会计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财务管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审计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金融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投资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电子商务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经济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含数字贸易方向)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法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社会工作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汉语言文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5 | |
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不提科目要求 | 10 | |
A组小计 | 135 | ||
B组 | 金融工程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15 |
数字经济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15 | |
工程管理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20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15 | |
计算机类(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20 | |
应用统计学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15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10 | |
经济统计学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15 | |
金融数学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20 | |
金融科技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20 | |
金融工程(金融科创) | 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 10 | |
B组小计 | 175 | ||
C组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30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30 | |
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 | 不提科目要求 | 30 | |
C组小计 | 90 | ||
总计 | 400 | ||
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学位)要求者,颁发我校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证书。符合合作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可同时获得相应合作大学学士学位。 |
第十三条 报名条件
已参加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均为B等(新高考改革前的往届生P等)以上(含),所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须合格,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报考。我校认可往届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其中新高考改革前往届生的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项等级对应分数取平均分作为技术科目学考成绩,自选综合不计分。学业水平考试折算成绩满分为150分,其中A等计15分,B等计9分,C等计3分,D等及以下不计分。
1.报考A组和B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分数达到95分及以上者。
2.报考C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分数达到80分及以上者。
3.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未达到上述报考组别要求,若符合学科特长类、语言文学类、艺术特长类、体育特长类等专项条件(符合专项条件的奖项、等级等要求详见报名系统)之一者,在低于报考组别规定折算成绩15分以内者(即A组和B组要求80分及以上,C组要求65分及以上)可申请报考。
第十四条 报名方式
1.考生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https://zs.zufe.edu.cn)查询招生政策、报名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为促进考生理性、有序报考,提升人才选拔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每位考生可报考包括我校在内的省内地方属试点高校总数不得超过4所(高校范围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5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通知》为准)。
2.符合专项条件的考生还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下邮寄和线上提交专项条件佐证材料,逾期(以官网记录、邮件邮戳为准)视为考生放弃专项条件资格。
线下邮寄佐证材料要求:符合专项条件的证书复印件(团体项目还须提供主力证明原件)经所在中学审核盖章(学校公章或教务处章)后,以中国邮政EMS特快专递方式寄至杭州市钱塘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收件人:本科招生办,联系电话:0571-87557480、87557456),无符合专项条件的考生不需要向学校邮寄材料。
线上提交专项条件佐证材料要求:符合专项条件的证书(团体项目还须提供主力证明)原件拍成照片或扫描成图片(格式须为jpg或gif格式)在学校报名系统指定栏目提交,考生在上传申请材料图片时须确保电子文件清晰可读。
第五章 选拔程序
第十五条 材料评审
学校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评审根据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折算成绩、专项条件及参考中学阶段综合表现,确定获得我校综合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
1.符合报名条件且无专项条件的考生,学校按照各报考组别招生计划1:8的比例确定获得综合测试资格的考生名单。若学业水平考试折算成绩相同,其入围优先次序如下:依据语文和数学学考折算合计成绩,高者优先;若语文和数学学考折算合计成绩相同,则依据外语学考折算成绩,高者优先;若以上都相同,则参考中学阶段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四方面情况,A等个数多者优先。若以上都相同,则入围优先权视为一致。
2.符合报名条件且有专项条件的考生,直接获得综合测试资格,不占各报考组别综合测试资格人数的比例。
第十六条 综合测试
考生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和测试通知书参加综合测试,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学习潜质等,采用面试方式进行,满分为300分。学校根据综合测试成绩,按照各报考组别招生计划数的8倍确定综合测试入围考生名单(含符合专项条件考生)。如报考组别实考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的8倍,则该报考组别考生综合测试全部入围。考生可通过“三位一体”报名系统查询综合测试成绩。
第十七条 综合测试入围考生名单将在学校本科招生网上进行公示,并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第六章 重要时间安排
第十八条 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时间安排:
1.网上报名和线下邮寄专项条件佐证材料:3月2日9:00-3月13日17:00。
2.线上提交专项条件佐证材料:3月15日9:00-3月20日17:00。
3.材料评审结果查询、网上缴费:3月28日9:00—4月2日17:00。逾期缴费、未缴费的考生均作放弃测试资格处理。
4.综合测试通知书打印时间:4月8日9:00起。
5.综合测试时间:4月12日(以具体通知为准)。
6.综合测试入围名单公布及成绩查询:4月29日9:00起。
第七章 录取办法
第十九条 报考考生必须参加2025年高考报名和考试,考生在普通类提前录取填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志愿。
考生须在五个院校志愿栏的第一志愿栏填写我校志愿,所填专业(类)应为入围报考组别内的专业(类),否则无效。未被我校录取的,进入后续志愿的投档程序。填报的专业(类)志愿须在本章程公布的招生专业(类)范围内,专业(类)志愿和服从调剂专业(类)均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
第二十条 对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2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20%,高考成绩占60%)分报考组别从高到低排序。即按“综合成绩(满分750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折算成满分750分)×20%+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750分)×20%+高考总分(满分750分)×60%”计算形成。
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综合测试成绩、高考成绩(同分则按照高考位次号排序)、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第二十一条 专业(类)投档办法:学校按照报考组别招生计划数1:1划定校内投档基准线,对进档的考生按照计划数1:1进行专业(类)投档,志愿间不设级差分。当考生综合成绩无法满足其所填报的专业(类)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类)调剂,学校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类)。如仍不足,则从投档基准线下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逐一择优录取至未完成的专业(类),直至满额。
第二十二条 若报考组别考生志愿填报人数未达到该报考组别计划数的110%(按小数点进位处理),则录取人数控制在该报考组别志愿填报人数的85%(按小数点舍去处理)以内。
第八章 入学复查、收费标准等事项
第二十三条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对考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正式学籍。
第二十四条 通过材料评审的考生按规定收取报考费,标准为140元/人,未通过材料评审的考生免收报考费。
第二十五条 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等与我校高考统招录取的学生费用一致。
第二十六条 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与高考统招录取的学生享有同等的校内政策。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如遇重大突发情况,学校将视情况保留对相关考核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调整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提供虚假姓名、年龄、民族、户籍等个人信息,伪造、非法获得证件、成绩证明、荣誉证书等,骗取报名资格、享受优惠政策的;
(二)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
(三)冒名顶替入学,由他人替考入学或者取得优惠资格的;
(四)其他严重违反高校招生规定的弄虚作假行为。
将如实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杭州市钱塘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浙江财经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10018
联系电话:0571-87557480、87557456
传真号码:0571-89878890
电子邮箱:zsb@zufe.edu.cn
纪检监察室电话:0571-87557163